当前位置:北京发明协会  >  协会动态

市民对话一把手 | 许强主任: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日期:2018-01-25  来源:转自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分享:

  2018年1月23日晚,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做客北京电视台“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访谈节目,以推进“三城一区”建设为主题,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

  2017年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不平凡的一年,是全面推进加油发力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更加系统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为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

  1.北京的科技发展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创建科技创新城市的过程中,尤其是去年取得了哪些成果?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

  去年做了哪些大事情,可以用“四个一批”来介绍一下。

  第一个一批,就是产出了一批世界领先的原始创新成果。比如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了三重简并费米子;清华大学团队人工合成了酿酒酵母12号染色体;北大的团队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碳基光电集成电路。过去我们的集成电路都是基于硅材料,过去将近一百年基于硅的半导体迅猛发展,形成了硅谷,下一个时代有可能是碳时代、碳谷。还有中关村创新企业成功研制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芯片,已经用在华为手机上。这个人工智能芯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还包括京东方全球首条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投入使用,以及正负800千伏的直流输电工程今年1月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些成果都是世界领先的。

  第二个一批是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去年12月24日北京成立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我们还在筹建北京脑科学中心和类脑研究中心,通过全球招聘遴选中心主任,全球的脑科学和类脑科学的科学家纷纷响应,现在已经准备好了拟定人选。和比尔盖茨基金会成立了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以及成立石墨烯研究院。这些研发机构是面向世界前沿技术,面向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是北京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

  第三个一批是一批重大科学装置在投入使用或正在加快建设中。比如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使我国高能天体研究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还包括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等13个大装置陆续投入使用或开工建设,奠定了我们基础研究、交叉研究的基础。

  第四个一批是推出了一批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比如说我们出台了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实施办法,就是通过创新机制来吸引人才,并为科学家打造更好的平台。还比如成立了1000亿规模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这个基金很大一部分会投入硬科技和原始创新。还有我们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比如说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法,还有增加知识价值导向的分配政策,都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面对成绩单上的这些成果,就不能不提北京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三城一区”,“三城一区”是怎么大显身手的?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

  “三城一区”是我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去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后,蔡奇书记和陈吉宁代市长逐一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我们“三城一区”的战略、定位,重大任务都作了进一步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

  中关村科学城进一步聚焦,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最近刚出台了16条政策,进一步推动开放创新,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公民科技素养,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凸显。

  怀柔科学城取得新突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工建设,物资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优势资源加快聚集,世界一流科学城已经初露端倪。

  未来科学城逐步搞活,纳入规划研究的范围拓展至160平方公里,推动一校一企、一院一企的协同创新逐渐深化,面向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高地加速形成。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升级,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转化,并带动大兴、通州、顺义形成高精尖结构的新增长。

      3.我们知道科技创新基金在支持方面非常厉害,能介绍一下吗?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

       我们的科创母基金总规模,北京市出资20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高端“硬技术”创新,基金总规模预计达到1000亿元。面向硬科技,面向原始创新,对我们加快推进原始创新成果的转化,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金远期将达到1000-1500亿元,因为我们成立若干子基金,两级放大的作用。

 

      4.开着电动车出门比以前方便了,但是我不敢往远跑,我怕电池盯不住,电池能不能再强大一些?这个变化可以有吗?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

可以有,电动车在全球和国内发展很快,全球现在电动车的保有量是在340万,我们中国是170万辆,北京截至2017年底纯电动车是17万辆,相当于全国的10%。电动车的技术实际这几年的发展是很快的,网友关注的续航能力从200到250公里,已经到了300到350公里。

       另外就是充电桩,北京现在有充电桩11.5万根,全国是45万根,充电技术现在发展也很快,直流充满一个小时,半小时可从30%充满到80%,后续预计15分钟就可以从30%充到80%,还有一个是我们的成本,随着能量密度技术的提升,成本也在下降。

5.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是去年12月份挂牌成立的,这个量子信息科技到底做什么,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

       量子这门科学很深奥,我试着解释一下。首先我们可能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量子。量子是研究纳米以下的微观世界,像我们的分子、原子、电子都具有量子性质。我们理解它最好从过去讲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量子力学这么去理解。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后来丹麦科学家玻尔,还有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英国人狄拉克等科学家共同奠定了量子力学的理论。

        目前,我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一个是量子通讯,还有一个是量子计算,还有一个是量子测量。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量子计算机现在世界科学家和国内科学家都在研究。量子计算机,现在是300位十进制的大质数的分解,我们用普通的计算机可能需要20万年,量子计算机可能一秒就能完成。现在的大数据搜索,一个10的12次方的大数据,用普遍计算机来搜索的话要2万年到3万年,量子计算机可能也就是一秒。这是世界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的重要前沿方向。

    另外量子通讯。前些年谍战片很流行,窃听是获取情报的重要形式,量子通信是可以真正实现保密通信的一种形态。1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与奥地利科学院通过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7600公里的洲际通信。北京成立量子科学研究院,也是我们面向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新举措,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共同发起成立,包括相关领域的七位院士,通过创新机制赋予科学家更大的科研自主权,将为中国在量子科学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奠定非常好的基础,创造非常好的条件。

6.科技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脑科学领域也有一些新的技术,例如国产脑起搏器。那么,脑起搏器能做什么用?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

      脑起搏器装了后,可以显著改善帕金森病人的症状,这是清华大学李路明教授团队研发的,目前到了第四代。一个是体积小,另外是成本价格下来了,五年为8500个病人做了手术。这个产品除了在国内应用已经出口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家。

 7.我们自主研发技术大家用起来也会更加便利,还有什么产品会走入我们的生活?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

       比如说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再生医学。比如人类基因图谱的应用,目前本市开展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就应用了这个技术。比如说现在的干细胞,这个技术已经应用到临床医学,人工角膜、人造瓣膜、脊髓移植等,现在这些技术在我们临床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的流感,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发明了新的技术手段,24小时快速筛查出20多种病原体,还包括市科委和卫计委从2016年起就开始实施的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工程,围绕改进北京市民健康的医疗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其中针对脑卒中,天坛医院的王拥军院长团队开展的工作,大幅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推动世界脑卒中诊疗规范按北京标准进行了修订。使我们轻度的脑卒中病人了得到很好治疗,每年节省20多亿的费用。还包括现在腰椎间盘的治疗,也是在十大疾病科技攻关里面形成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这一疾病的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