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发明协会  >  协会动态

第13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评选结果出炉

日期:2019-06-28  来源:北京发明协会       
分享:
        第13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圆满落幕,市科委副巡视员刘晖与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余华荣一起,为获奖者颁奖,并为大会致辞。他指出,大赛践行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用独特的视角发现社会创新的火花,用科学的态度容纳发明创意的多姿多彩,搭建起了一个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活力的平台。
 
       北京发明创新大赛自2006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13年。在北京市科委和总工会的长期支持和中国发明协会的指导下,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大赛的社会认知度和全民参与度逐年提升。北京发明协会和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作为主办单位,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用独特的视角发现大众的创新潜能,用鼓励的态度呵护大众的奇思妙想,将科技创新融入百姓的文化生活;用多种形式展示大众的创新成果,从而搭建了一个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不断涌现发明成果的服务平台。
 
        第13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自2018年7月19日拉开序幕,至2018年11月30日报名截止,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986个项目参与了网上报名,大赛组委会形式审查,符合参赛条件的项目达1554项。经72位专家的网上初评、7组专家小组讨论、20位专家大会审核等多种形式的专家评审,通过初赛、复赛、决赛、公示等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发明创新奖230项(特等奖2项、金奖20项、银奖70项、铜奖138项),入围奖569项。同时,有12家单位在本届大赛设立了专项奖,53项各具特色的参赛项目获得奖励。
        在本届大赛中,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设立了创新人物奖,对评选出的创新人物进行表彰,弘扬创新精神。北方工业大学开设了大学生分赛场,并设立大学生发明创新奖,8项大学生参赛项目获此殊荣。
        在本届大赛所有的参赛项目中,单位报名项目占53.41 %,团队报名项目占21.17 %,个人报名项目占25.42 %。个人和团队参赛者中,18岁以下青少年项目占13.58 %,18-60岁大学生和在职人员项目占29.41 %。
         本届参赛项目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22 项,占全部参赛项目的66 %。其中:发明专利项目683项,占专利项目的48.68 %;实用新型专利项目302项,占专利项目的21.53%;软件著作权项目37项,占比2.64 %。参赛项目中有的项目持有数十项专利,有的还具有国外专利。这表明大多数参赛人和参赛单位都具有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本届大赛参赛项目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中,材料领域19项,电子信息领域257项,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509项,能源环保领域133项,生物医药83项,现代农业76项,社会事业领域314项,其他领域163项。其中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项目以32.75%的占比遥遥领先,社会事业和电子信息的项目分别以 20.21%、16.47%排名第二、第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带有智能概念的项目在本届大赛中占有一定比例,这又一次证明了大众对社会热点有着高度的关注和参与者的热情。
         在本届大赛参赛项目中,处于创意阶段和有技术方案阶段的项目占48.58 %,有样品和开始小批量试用期的项目占32.11%,达批量生产和实现技术转让的项目仅占9.45 %。这组数据从某种角度体现出大众创新从创意到转化应用步履维艰。
         本届大赛需要后续服务的项目有 594项,占参赛项目总数的38.22 %,其中:需要帮助技术转化或转让的占26.96 %。这充分说明了发明创新主体对后续服务的渴求。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市场新生力量,促进了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活力之源。而北京发明创新大赛正是这场波澜壮阔、高潮迭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洪流的真实缩影。
 
中国发明协会余华荣书记在讲话中呼吁全国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发明爱好者,充分利用北京发明创新大赛这一平台展示聪明才智,绽放智慧火花,实现人生梦想!